2023.08.24
大地颤动着,似乎要吞噬伫立其上的一切:高耸的楼台,抑或青翠的密林,酣然的沉睡,抑或迷途的心。一切都被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禁锢,拉入一种更原始、更未经分化的状态。这是多元现象世界的塌落,是于虚无中走向统一的深渊。『混沌』是人类赋予它的名字。
在各地的神话与符号象征之中,随处可见『混沌』的踪迹。从奥维德变形记中所描绘的世界伊始,“自然的面庞在何处都别无二致,只是未经分割的无生命之物,却又潜藏着无数未来的种子与互相争斗的元素力”;到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所跌落的境界之地,“是天之外的冥荒与无尽的暗夜,沸腾的湖面上升腾起黑色火焰,灼烧着这片被迷失笼罩的无光之地”,『混沌』在任何时代,似乎都牵动着人们想象力中更加隐晦和神秘的部分,又好像在解释着一些不可言说的终极。在一些人眼里,『混沌』是沉重的命运,是对个体存在的否定,是崩坏的终极;在另一些人眼里,『混沌』是原初的希冀,是创造的前奏,是最后的归一。
但在各种对于『混沌』的想象与解释中,若能抽出一根丝线尝试将它们串联到一起,那大概会是『一元』,只不过这里的一元,潜藏着太多未知与黑暗、矛盾与野蛮,不同于另一极的秩序世界所注强调的灵与智能的统一,这里更多强调的则是形与物质的未分化。然而对于作为初状态的『混沌』而言,这样被混乱裹挟的空间,或者说连空间都不足以称得存在的状态,却同时也是孕育创造的地方。正因为这层虚空,一切可能性都有了潜在的居所,一切妄为的自由都被保证,一切崭新的开始都被承认,这层『无』是之后无数『有』的开端,是一颗包含了无限的种子,是所有故事最初的摇篮。而意义,也就必然从这虚无之中降生,正如诗句从潜意识的深渊奔涌而出一样,带着所有可能的光与热,美与希望,流向这世界。
而对于末状态的『混沌』而言,情况则看起来悲观得多,作为一切的湮灭,那意味着尘归尘,或者归于更加不可被辨别的物质,意味着发散到未知的时间与空间,意味着死亡。而这,又是否真的是最后的终极?人类或许穷尽无数个世纪都无法确定这个问题的答案。然而,我们却隐隐约约地感受到,在那之后的混沌中,仍会有如同之前一般互相争斗的元素,仍有着无数关于未来的种子与生命的可能,有着未实现的新的开端。也许,从古代流传下来的 Ouroboros(衔尾蛇)的形象就是于『混沌』之中走来,遍历了无尽的历史、现在与未来之后,归于混沌的沉寂,又开始混沌的新生,循环往复,不断轮回,如同旋转的无限,将自己的存在映射于宇宙的意识之上。
而『混沌』,也会凭着这旋转,这轮回,伴随着旧的毁灭与新的降生,完成它的一次又一次舞蹈吧。